癲癇、精神病相關知識問答
癲癇病可以徹底治愈么?
可以治愈,大多數患者預后較好。預后取決于病因能否根治及發作頻率和藥物控制情況。 部分性發作患者經3~5年治療,緩解率可達40%~50% 僅有一種發作形式的預后要好。 兒童期失神性癲癇藥物治療兩年通??赏V拱l作。 無明顯腦損傷的大發作緩解率為85%~95%。
癲癇病的危害性有哪些?
1、發作時因神志不清,不明外境,容易發生意外。
2、反復頻繁發作,易引起血壓升高、大腦缺氧,也可能引發肢體癱瘓。
3、癲癇反復發作和不合理用藥,容易損壞大腦神經細胞,嚴重影響人的智力和面容。
4、顱內腫瘤誘發的癲癇對病人生命威脅較大,明顯影響病人的存活率。
5、遺傳傾向明顯,是導致下一代發病的根本原因。
6、由于遭受各方面歧視和不公平待遇,可引起病人精神壓力加重、焦慮、自卑、甚至 產生輕生的念頭。
7、腦血管病伴有癲癇發作,可誘發或加重中風,冠心病、心絞痛、腦梗塞以及嚴重心臟功能損傷。
8、給家庭造成極大精神壓力和沉重的心理負擔。
癲癇患者在生活上應注意什么?
首先,癲癇患者在飲食上要有規律,切忌過饑、過飽,忌食煙酒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咖啡、可樂、濃茶等。
第二,生活要有規律,不要過于疲勞,要保證睡眠充足,避免情緒波動,大悲大喜。
第三,患者應該有良好的時間規律和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梢远嗍骋恍┧嵝允澄?,比如花生、核桃、豬肉、魚蝦等,能夠輔助抑制癲癇的發作,保證維生素B的供應,有利于神經遞質的合成。電視、電腦、耳機要避免長時間應用。癲癇患者的服藥有的時候會造成困倦、疲乏,因此癲癇病人盡量不要攀援、游泳、駕駛車輛以及在爐火旁邊作業。精神緊張、心情急躁、心情不舒暢等因素都可以導致癲癇的發作。因此,患者應該進行自我情緒的調節,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這是康復的首要條件。
癲癇病會不會致人死亡
癲癇能否導致死亡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因為一般死亡率的統計和死因的調查都基于死亡證明和選擇病組的特殊分析,"因癲癇死亡"和一個癲癇病死亡"兩者是不同的,即是在癲癇病人是由腦出血、外傷、腫瘤引起,而這些疾病本身就可致人死亡。大多數男性癲癇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一般1歲以內通常很高,在40-60歲又升高,單身比成立家庭者死亡率
高。這歸因于后者生活規律,服藥可靠,生活危險性減少等。有些報告顯示,農村患者中女性死亡率高于城市。
如能排除嚴重的持續發作狀態,癲癇病人一般不會突然死亡,有關資料表明,癲癇患者死亡多于本病無關,而是死亡意外事故或其他原因。
癲癇病的誘發因素有哪些?
癲癇的誘因有很多,常見的誘因有以下幾種:
一、長期的看電視用電腦。電視電腦是一種光信號的刺激,對于癲癇患者可能誘發癲癇的發生。
二、睡眠不足、過度的疲勞?;颊邞摫WC充足的睡眠休息,不主張癲癇患者進行重體力的勞動及大量的體育鍛煉,大口的呼吸、過多的換氣是常見的癲癇的誘因之一。
三、飲酒。飲酒可能會誘發癲癇的發作,所以說對癲癇的患者來說,應該控制飲酒。
四、情緒的波動。一些癲癇患者長期受腦內癲癇灶,及抗癲癇藥物的影響,極易造成人格及性格的改變,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緒,易波動、急躁,這些都有可能誘發癲癇的發作。
五、發熱。39度以上的高熱是常見的癲癇誘因之一,尤其是對于兒童癲癇的患者。
癲癇發作有哪些應急措施?
首先立即上前扶住病人,盡量讓其慢慢倒下,以免跌傷。同時,趁病人嘴唇未緊閉之前迅速將手絹、紗布等卷成卷,墊在病人的 上下齒之間,預防牙關緊閉時咬傷舌部。對于已經倒地并且面部著地者,應使之翻過身,以免呼吸道阻塞,此時若病人已牙關緊閉,不要強行撬開,否則會造成病人牙齒松動脫落。然后救助者解開病人的衣領和褲帶,使其呼吸通暢。為防止病人吐出的唾液或嘔吐物吸入氣管引起室息,救助者或家人應始終守護在病人身旁,隨時擦去病人的吐出物。要保護患者勿摔傷,跌傷。抽搐病人不可用力按壓肢體,以免骨折。注意心臟,呼吸情況,把維持生命放在首位。持續發作狀態要給予吸氧,抽搐后呼吸未能及時恢復應作人工呼吸。及時送醫院搶救。
癲癇是精神病嗎?
否。首先,雖然有些癲癇病人患有精神病,而為數極少,只有易感素質的癲癇患者才可能誘發精神病,這種病稱為癲癇性精神??;其次,癲癇性精神病的精神障礙多呈發作性,且每次發作持續時間較短(多為數秒鐘、數分鐘),發作前、后或發作時可出現全身強直一陣攣發作或失神發作,每次發作時精神癥狀類似,腦電圖檢查可發現癇性放電,經抗癲癇治療有效;而精神病發作不呈陣發性,發作持續時間長,發作時無全身性股肌痙攣,發作癥狀呈多樣化,抗癲癇治療無效。
由上可知,癲癇不是精神病。
精神運動性癲癇發作時如何護理?
精神運動性癲癇發作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故應針對不同形式的發作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
(1)短暫的精神運動性發作,如單純意識障礙發作、單純記憶障礙發作、強迫性思維、口咽自動癥等,一般無嚴重行為問題,不會對病人本人及周圍的人或物造成損害,一般不需特殊護理。
(2)較為復雜的發作,如夜游或漫游,其行為無一定目的性,有時缺乏自我保護能力。遇有這類發作時,應對其行為加以限制,如不能強行限制時,至少應有人跟蹤其行動,以防意外。
(3)精神運動性興奮發作時病人產生病理性激情,可突然爆發沖動行為,有時發生自傷、傷人、毀物、自殺、殺人。遇有這類發作,應立即采取緊急控制措施,嚴格限制其行動,以免造成嚴重后果。
總之,精神運動性癲癇發作時病人意識不很清楚,企圖勸說其停止某種行動是不可能的,采取某些辦法終止其發作也不會立即奏效,只有采取適當防范措施,才能確保病人本身及周圍人、物的安全。
癲癇的發病率與年齡有無關系?
一般認為,癲癇病的發病率和年齡有關,主要是幼年時期發病較高。雖年齡增長病人數逐年減少,據流行病學資料統計,30歲以內發病者占70%,而30歲以上發病者不及于15%,同時癲癇不同發作類型的發病率也有年齡依賴性。從學者到研究發現、幼年期的發病主要是由于外傷、發燒、驚嚇、新生兒窒息、反復高燒驚厥以及先天畸形等多種原因所致。成年及中年人大約穩定在20-40人/每10萬人的水平。不同年齡階段發作類型也不一樣,如嬰兒痙攣僅見于嬰兒時期內癲癇、典型失神發作,雖然反映了可能是持續終身的原發性全身性發病,但超出兒童期和青春期是很少見的。
癲癇大發作時家屬該如何護理?
(1)保持冷靜;
(2)幫助病人順勢平躺或側臥,保護好頭部,避免發生頭部外傷;
(3)口吐白沫、口中有痰、嘔吐、胃內食物返流的患者,要使患者的頭部偏向一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或異物進入肺內,引起嚴重后果;
(4)幫助患者松開衣領、摘掉眼鏡;
(5)盡量安慰病人;
(6)不要按壓肢體以阻止抽搐;
(7)不要往病人嘴里放入任何東西,如水、藥片等。
癲癇病能治好嗎?
關于癲癇病的治療,有些病人是可以治好的,有些通過治療達到發作減少、病情減輕的,有些則是治療效果不好的。這主要取決于以下兩方面:
(1)疾病本身的因素
1.不同的癲癇發作類型,有不同的治療預后。例如,精神運動發作的預后比大發作差,小發作伴有每秒3次棘慢波綜合者預后最好,而嬰兒痙攣的預后最差;2、發作越頻繁者預后越差;3、腦電圖有局限異常者預后差;4、一歲以前開始發作者預后差;5、有器質性病因者,預后差;6、病程長者預后差,等等。
(2)與治療有關的因素。
1、選藥是否合理。因為癲癇有許多類型,醫生應會對每個病人的發作類型來選藥;
2、用藥是否適當。這要經過較長時間的觀察和血藥濃度的測定來作判斷;
3、是否堅持按時、按量服藥。有的人可能在突然中斷藥物之后出現威脅生命的連續性發作;
4、是否按??漆t生的指示換藥或加藥。有的人求醫心切,聽說某個單方好就去使用,或聽說某個方法有效就去治療,結果發現發作越來越頻繁,療程也被拖延了;
5、完全控制發作,達到要求的時間以后,應遵照醫生的指示緩慢減量停藥。
癲癇病人能否結婚會不會遺傳?
癲癇患者可以結婚,因為這種疾病是有辦法治的。但首先要分清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癲癇。繼發性的應以祛除病因為主,否則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收效不大。原發性癲癇病人,尤其從小發病、發作次數又不多,約有20%左右到青春期可停止發作。那些尚未自愈的,堅持每天服藥者約有48%可完全停止發作,37%能基本控制發作,只有15%的病人效果不滿意,任何一種病如果藥物療效能達到85%,應該說是相當好的。有些病人為什么總是控制不住呢?主要原因是有些人怕藥物會把人麻醉過去或使人變傻,以至于不敢長期堅持服藥,總想尋“靈丹妙藥”,能一劑而愈。其實,這種想法不太現實,治癲癇的藥物雖有些副作用,但只要正確用藥,不會對身體產生太大影響。如不堅持治療,時間一久,就會有10%的病人因反復發作而導致智力減退。既然原發性癲癇病人在堅持服藥的條件下可以參加工作和學習,當然也應當享受美滿的婚姻生活。關鍵是在婚前,一定要坦率地向對方吐露真情,以取得對方的理解和照料。癲癇在某種程度上有遺傳。父母雙方如全是癲癇病 ,子女發病率為4%,一方患癲癇的,子女發病率約比正常人高4倍左右。所以,癲癇病人在學習和工作上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只要正確對待,在戀愛婚姻問題上才能得到幸福。
(二)精神病防治知識問答
為什么精神病要早發現早治療?
精神病同其他疾病一樣,需要早發現、早治療,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 治療容易,通常選任何一種藥物,都能達到良好的療效;
2、 緩解癥狀時間段,通常用藥后癥狀會迅速緩解;
3、 緩解癥狀需要的藥物劑量小,可以減少藥物帶來的副作用;
4、 由于患病時間短,治療及時,癥狀很快緩解,可以減少和減輕疾病帶來的損害,如記憶力、注意力、理解力等;
5、 可以不影響學習、工作、生活,在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的同時,治療疾??;
6、 癥狀緩解完全、徹底,不殘留癥狀,社會功能恢復好;
7、 千萬不要因為各種原因作為不去正規醫院就診的理由,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預后好。
精神病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1、平時要保持穩定的情緒,不要刺激他,因為精神病患者很多時候都是由于心理壓力導致精神混換,所以家人多與患者交流,緩解一下患者心理壓力。
2、按時吃藥,使病情得到緩解,得到穩定。
3、每天堅持鍛煉,保證作息時間正常,好好休息,早睡早起。
4、飲食方面要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大補,多吃海產品。
抑郁癥有哪些癥狀表現?
1、精神癥狀:患者在發病后常常會感覺精神萎靡,做任何事情都覺得沒有足夠的精力去支撐,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出現身體的疲乏無力,做一些小事情都會感覺非常勞累、力不從心,這也是抑郁癥為常見的癥狀之一。
2、喪失自信:患者通常會過分的貶低自己,總是以消極和否定的態度來看待自己,做任何事情如果出現問題總是認為是由于自己導致的,感覺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把自己想的一無是處,對自己的前途持否定的態度。
3、興趣喪失:患者發病后,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來,喪失來了對生活的向往、對工作的激情。對自己以往的興趣愛好不屑一顧,就好像換了一個人一般,對周圍任何人和事都是一種漠不關心的態度,疏遠親友,回避社交活動,從而逐漸形成性格孤僻、孤獨的情況。
4、消極悲觀:部分患者在發病后也會感覺到自身病癥的嚴重,因而會出現一些痛苦、悲觀、絕望的情緒,認為自己的病癥無藥可治,自己活著就是一種負擔,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自己留戀的,總是想以死去尋求解脫,從而出現自殺的念頭和想法。
焦慮癥是精神病嗎?
焦慮癥屬于精神科疾病的范疇,屬于情緒、心境障礙的一類疾病,就是由于情緒的過度緊張、過度興奮、過度焦躁而造成的一種情緒障礙。實際上和老百姓所講的精神病還是有點不一樣,老百姓講精神病多半指的都是精神分裂癥,焦慮癥不屬于這一類疾病。焦慮癥屬于心境障礙的一種,實際上經過醫生專業的治療,可以進行控制,甚至治愈。所以,這一類疾病不要過度的擔心害怕,如果發生了,一定要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完全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小兒多動癥有哪些表現?
小兒多動癥與小兒多動是有區別的。小兒多動癥是一種以行為障礙為特征的常見兒童病癥。多在7歲前發病,病因還不十分清楚。
1.過度活動:多數多動癥兒童不能安穩地呆在一處,不停地有各種小動作,活動玩耍時過度瘋狂興奮。但也有部分多動癥兒童表現地較為安靜,他們更多地是注意力不能集中,比如學習時不知道課堂內容。
2.注意力不集中:在不需要意志控制的事情上,比如看電視、打游戲,多動癥兒童能集中精神。一旦需要通過意志約束自己的行為時,比如認真學習、看書,多動癥兒童對自己的控制力就比較薄弱,而且也無法在一定時間內持續集中注意力。
3.學習困難:多動癥兒童的智力是正常的,但多半存在學習上的困難。具體表現為:視運動障礙、聽力障礙、認知障礙、朗讀障礙等。
4.易沖動任性:情緒不穩定,起伏波動大,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脾氣,容易激動、做事沖動、喜歡隨心所欲、喜歡破壞東西。
5.性格障礙:做事效率不高,反應慢,易拖沓;心理脆弱,難以承受挫折;不合群,或是喜歡和比自己小的孩子玩兒;性格固執,無論打罵教育都不起作用,產生逆反心理的可能性大。
精神病與神經病有什么區別?
社會上不少人由于缺乏基本醫學常識,常將精神病誤稱為“神 經病”,它們都屬于神經系統的障礙。
精神病是人腦的高級神經活動出現了障礙,常常表現為認識、情感、意志和行為的反常,如言語錯亂、興奮躁動、打人毀物、沉默少語、敏感多疑、煩躁易怒、哭笑無常等。
神經病研究和診治的范圍是從大腦、脊髓直至周圍神經和肌肉的疾病,臨床常表現為感覺和運動的障礙如意識障礙、失語、癱瘓、抽搐、麻木、疼痛、大小便障礙等。如果是大腦的器質性病變引起的精神疾病,就可能既有感覺運動癥狀,又有精神癥狀。
精神刺激與精神疾病有何關系?
因為“生氣”而出現精神異常的人在生活中并非少見,有關醫學資料也表明,至少有一半左右的精神病人發病與精神因素有關。
精神因素與精神疾病的關系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果關系,即精神因素是疾病的直接原因,精神刺激一旦消除,精神癥狀也便隨之消失,臨床上稱為“心因性反應”。另一種是互助關系,即精神因素只是誘發了精神疾病,沒有精神刺激,患者也遲早會發病,精神因素只是加速了疾病的進程,且疾病一旦發生,便循著其本身的規律發展,不再與精神刺激有明顯的聯系。精神刺激消除后,疾病也難以痊愈。
不管精神因素引起的是何類精神疾病,從某種意義上說,對生活事件的正確認識和處理,對減緩和消除精神疾病有利。生活事件發生后,如果及時采取預防心理治療,予以安慰、勸導、鼓勵或去找心理醫生咨詢,使心理否定期盡快消除,即可使人體的內分泌功能盡快恢復正常,這是預防精神疾病發生的有效方法之一。
精神病與精神障礙有區別么?
有一定的區別。精神病是指一組嚴重精神障礙的疾病,指感知、記憶、思維能力受損,情緒反應與行為不適應,常出現各種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理癥狀,同時現實檢驗能力和社會功能嚴重下降,自知力缺乏,如精神分裂癥、躁狂癥等。
精神障礙是指精神活動顯著偏離正常,以精神病癥狀和社會功能下降,或本人感到精神痛苦為特征的一種情況,精神障礙泛指各類精神疾病,包括傳統概念中的精神病、神經癥、人格障礙和精神發育遲滯等。
精神分裂癥如何預防復發
精神分裂癥復發,應做到以下幾點:
(1)要進行早期的、系統的、徹底的治療,精神分裂癥應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且治療愈早,復發率越低。
(2)定期門診復查,堅持抗精神病藥物的維持治療,維持治療是預防精神病復發的一個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但還必須避免精神及各種心理因素的刺激和環境的影響,結合適當的心理治療。
(3)患者要正確對待自己的疾病,要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適應現實環境,妥善處理和對待個人的生活、工作、婚姻、家庭前途等問題。
(4)注意復發的早期癥狀:如入睡困難,易醒,多夢、話多或話少、易激動,敏感多疑、抑郁沉默,焦慮不安,反應遲鈍或易怒等等,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時就診。
總之,只有藥物的、軀體的、心理的和社會環境的綜合措施才能真正防止復發。
失眠,白領健康的新殺手
現代人生活節奏太快,從事IT、管理和新聞等腦力勞動的白領人士,由于長期壓力過大、心理壓抑等原因,長期遭受著入睡困難、易醒、多夢、早醒、醒后不易入睡等失眠問題的困擾。由于長期的睡眠不足,大腦得不到足夠的休息,頭疼、頭暈、記憶力衰退、食欲不振現象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年輕女性出現面色灰黃、皺紋增多等早衰現象。甚至有些失眠者的免疫力也受到很大程度的損害,最終引發高血壓、潰瘍病等嚴重健康問題。因此,失眠被稱為白領健康的新殺手。
一般來說成年人每天睡眠時間為7~8小時。出現長期睡不著覺,入睡困難、多夢、早醒等睡眠質量不高的現象,應引起足夠重視,及時接受正規的治療,爭取早日回歸健康的生活軌道。
如何減輕心理壓力?
一、放慢一下工作速度:如果你被緊張的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最好立即把工作放一下。
二、合理地安排作息時間:嚴格執行自己制定的作息制度,使生活、學習、工作都能有規律地進行。
三、注意培養良好的心態:加強心理修養,養成自己作心理分析的習慣。
四、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觸犯自然規律,否則必遭自然法則的報復。
五、正確地評價自己:永遠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與自己過不去,不要把目標定得高不可攀,凡事需量力而行,隨時調整目標未必是弱者的行為。
六、處理好事業與家庭的關系:家庭的和睦與事業的成功絕非水火不容,它們的關系是互動的,“家和萬事興 ”,無力“齊家”,恐怕也無力“平天下” 。
七、面對壓力要有心理準備:要充分認識到現代社會的高效率必然帶來高競爭性和高挑戰性,對于由此產生的某些負面影響要有足夠心理準備,免得臨時驚慌失措,加重壓力。同時心態要保持正常、樂觀豁達,不為逆境心事重重。
八、要培養自己有一個寬廣豁達的胸懷:與人為善,大事清楚小事糊涂。鄭板橋一句“難得糊涂”傳誦至今,就是因為其中道出了人生哲理。
九、豐富個人業余生活,發展個人愛好:生活情趣往往讓人心情舒暢,繪畫、書法、下棋、運動、娛樂等能給人增添許多生活樂趣,調節生活節奏,從單調緊張的氛圍中擺脫出來,走向歡快和輕松。